当前位置: 首页>看眉山>文化新闻

超赞!大型廉政川剧《苍生在上》的编剧是眉山的唐稚明

来源: 责任编辑:熊莉 2018年11月27 11:00:33


微信图片_20181119110207.jpg

  11月18日晚,由省纪委、省文化和旅游厅作指导,四川省交响乐团进行现场伴奏的大型廉政川剧《苍生在上》在成都锦城艺术宫公演,艺术再现了张鹏翮一生中的代表性故事,传递了廉政文化的正能量。

  据悉,《苍生在上》已经入选第四届川剧节展演剧目,后期将进一步将该剧打磨成精品,申报国家艺术基金并争取全国巡演。该剧本通过了文化旅游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第一次专家评审,正在进行全国公示(全国30部大戏,四川仅此一部入选)。


readimg (2).jpg

  重点是,这部剧的编剧是眉山的唐稚明。

  唐稚明是地道眉山人,眉山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,东坡区心连心艺术团副团长,省剧协会员,东坡区文联副主席,东坡区剧协主席。

  他是一位川剧艺术家,从事川剧艺术编、导、演工作,所演剧目两次获得省级金奖,导演节目5次获得省级大奖。编创大、小剧目30多个,获得国家级大奖一次,省“五个一工程奖”一次,省群星奖一次,省级大奖七次。

  出身梨园之家的唐稚明,对川剧有一种天生的痴迷。从10岁踏上川剧之路,练功、排练、表演、编剧,如今,他已年过七旬,仍然战斗在基层文化第一线上,每天都在为群众的文化生活四处奔走,干起工作来仍像个“拼命三郎”。

  无论去表演的地方多远,天气多恶劣,唐稚明总会跟剧团一起。他常说:“要写出群众喜爱的剧本,就要深入生活、了解生活,跟大家一起下乡就是了解生活的好途径”。

  唐稚明在谈到这几十年的川剧情怀时感慨颇多,他说因为知道它的珍贵才去珍惜。

微信图片_20181119133913.jpg

  据悉,《苍生在上》以张鹏翮治河为背景,以为民担当、清正廉洁为主线,紧扣“情怀、担当、清廉”突出“苍生在上”四个字,追求在川剧舞台上塑造“天下廉吏,无出其右”“流芳竹帛,卓然一代完人”的艺术形象,总体定位为“历史题材,现实意义”,宣传“人民至上,生命至上”的价值观。

  该剧由唐稚明、陈立任编剧,四川省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、国家一级导演、国家艺术基金评委蔡雅康任导演,省川剧院作曲家、国家一级作曲李添鑫任作曲。由遂宁市川剧团团长刘世虎任男一号。男一号是唐稚明的学生。

  《苍生在上》描写康熙年间,黄河决堤,张鹏翮受命河道总督治河。上任途中,他见三十万百姓无家可归,遍地灾民,饿殍遍野。为救三十万百姓,他与山东巡抚王国昌联名上奏朝廷,奏请拔三十万石粮赈救灾民,但只得到三万石。


微信图片_20181119133134.jpg


  治河是他的本职,救灾是地方的事,但张鹏翮为民请愿,甘冒杀头之险,巧妙周旋,以山东各级官员一年的俸禄做抵押,借出三十万石常平仓粮,以工代赈,既解决灾民吃饭问题,又解决了治河的河工。

  面对治河,阿山送来包裹,他误以为是行贿,怒斥阿山,结果发现所送之物是困扰黄河的黄沙。这正是困扰黄河久治无效的根源,他撰写了《治河全书》,采取以疏为主,束水攻沙,拆除拦河坝等措施。但拆坝将触及官员的利益,山东官员各怀私心,一致阻止张鹏翮拆坝,联名参奏张鹏翮。康熙帝大怒,罢了张鹏翮的官,所借三十万石粮由张鹏翮两年内还清,并让他带罪治河。

微信图片_20181119133143.jpg

  雨季将致,如果不拆坝,上河可能再次决堤,危及百姓安全。面对山东各级官员的阻扰,张鹏翮精密计算、果断决定拆坝,场面惊心动魄,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。

  为了还债,张鹏翮的父亲卖掉了所有家产,在穷困疾病中死去。两年过去了,筹粮还不到一半。康熙巡视黄河,黄河通畅、山东丰收,百姓推着小车来还粮,康熙大悦,张鹏翮恢复原职。

(东坡文化网记者  熊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