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坡画家方华胗 用爱纪念苏东坡诞辰982周年
来源: 责任编辑:熊莉 2019年01月27 13:32:11
“感谢你给我们送《东坡像》,我最崇拜的人就是苏东坡,他不仅是大文豪,还是美食家,他的很多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!”1月21日上午11时,东坡区画家方华胗将自己的绘画作品《东坡像》送到市福利院时,福利院的老人徐大爷高兴地说。
在市福利院多功能室,方华胗与老人们促膝交谈,并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。方华胗说:“1月24日,就是苏东坡982岁生日了,再等18年就是他的千年大寿,希望老人们爱惜身体,珍惜生活,到时候,一起为苏东坡祝寿!”方华胗还向老人们介绍了《东坡像》的创作故事等。
方华胗告诉记者,在苏东坡诞辰982周年之际,将《东坡像》赠送给福利院,自己感到非常有意义。“苏东坡是眉山人的历史名人,是千年英雄,我最喜欢他的一句词就是‘千里共婵娟'。尊老爱幼,是苏家良好的家风,我们应该好好传承。在新年来临之际,希望福利院的老人能过一个和和美美的新年。”
近年来,方华胗在潜心作画的同时,还非常热衷公益。不久前,她曾在东坡区某小学为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公益绘画课。2017年暑假,她还免费教残疾人绘画,魏伯良将军为她写了一个“爱”字,赞扬她大爱无疆。
这个充满爱心的东坡画家究竟是谁?她在绘画过程中有怎样的经历和故事?
兴趣 给了她最大动力
方华胗今年57岁了,她当过教师、做过政府、公司职员,自幼喜欢画画。出生在农村家庭,儿时的她,为了节约纸和笔,常常以树枝为笔,以沙地为纸,自由自在地画。方华胗说,她上学时最喜欢的就是美术课。因为她总是班上绘画最好的一个。一次,美术课后,她还不过瘾,放学回家,就将父亲的毛笔和印章拿出来,画了一幅梅花贴在自家窗户上。邻居们看了,纷纷夸奖她。
邻居的赞赏,使方华胗对绘画有了更浓的兴趣。在以后的日子里,她几乎每天都会提笔画画。绘画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。就连在乡镇工作办黑板报时,她也喜欢配上几幅插图,让黑板报跟别人的不一样。
当时,绘画只是方华胗的业余爱好。直到2002年提前退休后,她才真正走上了专业绘画之路。
为了从业余到专业,方华胗常常通宵达旦地学习。当时,没有老师指点,她就自己钻研。“那种坚持,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光是树叶,我就学了将近两年。”方华胗说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2006年7月8日,在一位画家的介绍下,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师傅——张大千的关门弟子王永年和龙国屏先生。“能拜这两位先生为师,是我一生的荣幸。有人为了拜他们为师,等了整整3年时间。而我,只等了短短两天。”方华胗高兴地说。
练就了良好绘画功底的方华胗,在两位大师的指点下,绘画水平和知名度显著提高。如今,在三苏祠和各大酒店,常常可以见到她的人物画作品。
2005年,方华胗精心创作的《花开富贵,鸽颂昇平》,参加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举办的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·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展”,喜获三等奖;2009年,她获得了“眉山市第三届东坡文艺二等奖”。
作为四川省美协家协会会员,三苏祠特聘画师,上海张大千艺术中心一级画师,她的人物花鸟工笔画,色彩绚丽,线条精致,人物栩栩如生。其作品不仅流向了多个国家和地区,更走进了国内寻常百姓家。2011年10月,她还在上海举办了个人画展。
东坡人就爱画东坡
上海画展之后,方华胗回到眉山老家,潜心钻研,挑战自我,4个月后又成功绘制出以“苏母”为代表的苏家女性系列作品。方华胗说,作为东坡人,她对东坡文化情有独钟,也希望自己能将苏家的人物全部绘成绘画作品。
“在东坡文化中,除苏轼、苏洵、苏辙三父子很受人尊敬外,以苏母为代表的苏家几位女性也非常有特色,值得我们尊敬与赞扬。”方华胗说,为此,前些年,她专门绘制了苏家女性系列作品《苏母》(《程夫人》)、《王弗》、《王润之》、《王朝云》、《苏小妹》等,充分体现了苏家女性知书达理、温柔宽厚等优秀品质。与此同时,她还绘制了《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》、《苏轼和王弗》、《程夫人教子》等“东坡系列”作品。
“三苏父子能有这么大的成就,从某种意义上说,离不开苏家几位女性的支持与理解。苏母为了勉励其丈夫读书,变卖嫁妆、置办家业,为苏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,终成大业。王弗、王润之、王昭云等几位女性,也都为苏轼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,着实令人佩服……”方华胗说,用工笔画的形式来展示苏家人物形象,目的就是希望人们能学习他们的各种优良品质。
东坡区是东坡老家,近年来,东坡区委提出“文化强区”战略。作为一名画家,方华胗表示,希望能以书画作品的形式,宣传苏家家风,让更多人了解东三苏,学习三苏文化。“这是我作为一名眉山画家应尽的职责。今后,我将更加专注于对东坡文化的学习,争取绘制出更多以东坡文化为主的作品,宣传东坡文化、弘扬东坡文化。”方华胗表示。
东坡文化网记者 刘娟 文/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