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乐诗文

一位维和部队女新闻官的自述:

当我们在谈论怀才不遇的时候,我们在说...

来源: 责任编辑:任枫枫 2018年04月04 16:36:53

  

1.png

  经常有人艳羡我的经历而问我,为什么我能力不差,但总是无法成功呢?

  首先,我们来看看成功是什么? 

   在我看来,它既可以是事业有成、站在巅峰,也可以是妻贤子孝、岁月静好,亦或是健康平安、知足常乐。而作为一名军人,我的理解,时刻追求胜利、向往荣光,以进击的姿态走好军旅每一步,就是军人的成功。 它是“曾尽匹夫责,不负少年头”的家国情怀,是“头顶边关月,身系天下安”的职责使命,更是“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"的习惯性优秀。 然后,我们来说说怎样才能“成功”? 修好码头,等待航船驶入港湾靠岸的道理,就像幸运女神每次来敲门,你不能总不在家一样。其他职业也许还能允许有反悔和回炉的弹性,但在见血封喉的行伍之中,抱有这样的侥幸,怕只能留下马革裹尸的悲壮。如果一场恶仗敌我双方激战正酣,团长打没了,营长上,营长打没了,连长上、排长上、班长上......试问这个时候叫我们上,上不上得去?

  上去了顶得住、撑得起、拿得下不?

  到底是只有当炮灰的份还是能凯歌高奏传捷报? 只有时刻准备着的人,才能在那个关键时刻,喊出那声响亮的:到!信仰是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自我成长的。就像许三多,他觉得活着就是做很多他认为有意义的事。所以,请不要着急定义现在手头的事情都是"瞎忙"。

  折磨人的,不是事物本身,而是我们对它的看法。

2.png

  金一南教授在《心胜》一书中指出:人的胜利有两次,第一次在内心中。当我们用“许三多”这种“一意孤行”的倔劲,不理会周遭的诱惑、嘲讽甚至诋毁,做好手头每一件看似“无聊透顶”的份内之事,始终朝着既定目标前进,终有一天会成为“钢七连”的一名好兵,成为“陆战之王”,最终活成你想要的样子。 

  作为一名基层政治工作战线的年轻女军官,我曾多次在实兵演练中担任演习现场解说、导调组成员,“512”抗震救灾第一时间随医疗队亲历现场,多项部队重大军事任务的随行新闻干事,还参加了岗位练兵政工比武、演讲比赛、“四会”授课比赛、文艺节目创演等各类活动,既有台前独立作战的,也有幕后团队行动的。回顾这十多年的工作经历,我几乎参与了单位的每一件“大事记”。从最初对政治工作一窍不通的“愣头青”到首长点名担纲完成重要任务的“放心人”,期间还荣立两次三等功,能有这样的变化,这是一份何等的幸运,又让我心存一份怎样的感激!窃以为,每受领一个任务时,仅仅感谢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信任是远远不够的,更需要有"搞定"任务的能力来对得起这份信任。  

  所谓能力,在我看来应该就是越出力越能干吧。力出对了,就是经验;力出错了,就是教训。不管好坏,两者都能让人有所收获。

  所谓成长,不就是这样在经验教训探索尝试中,一点点成熟起来的吗?

  在2000年初期,那时有些文件仍然需要人工誊写。有一次领导交待我把一个表格抄写“一式三份”,他等了一天实在忍不住问我,怎么一个简单的表格还没抄写好?才发现我还正在卷着袖子奋笔疾书——原来我以为领导叫我写一十三份!领导拿走了需要的三份表格,剩下就快写完的"十份"留在我手头,看着它们也觉得自己像个笨蛋,当时转念一想,就当练字也挺好,而且我正好把表格涉及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熟悉,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。这样阿Q一下,也就没那么憋屈了。当然,干什么事情前认真确认,避免无用功甚至耽搁事,也就成了我在这次“事故”中的一大收获。  

 人的成长,无非也就是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的堆积和质变。

 人生路上遇到的“门槛”,迈不过就是坎,迈过了就是门。我最庆幸的是,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加,面对困难和不如意时,能咬牙挺住,一笑而过了。

3333.png

  2009年,军委抽组第四批赴黎巴嫩维和医疗队时,本来单位考虑照顾女同志,委派了我的另外一名男同事执行此任务,结果当时上级首长点名由我担任队里的政工干事,对应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编制就是“PIO”一职,即公共媒体信息官。没想到也就这样稀里糊涂成了第一位女新闻官。为什么点名要我去?主要原因应该是大家都看到这个年轻女孩子愿意吃苦,吃得下苦,交代一个任务能靠谱的完成。可能本身的压力和大量繁重的准备工作,加之抗震救灾后还没有来得及休整,临出国前身体亮了红灯,带病出征的我,甚至已经想好遗书该写些什么内容。

  因为是早期,维和期间的政治工作,没有什么经验可循,能得到的帮助非常有限,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,组干宣保群联秘,差不多一个人就是一个政治部门,除了内部工作,还要搞好外宣,要把维和军人的风采展现给国人甚至世界,这个重担对我来说确实是个前所未有的考验。有人说,一个人如果愿意坚持7年去做一件事情,就可以成为这一行的专家。只要你不急功近利,一步一步地坚持走下去,时间就是最好的伯乐,你想要的时间都会给你。请千万不要奢求在某一个事情上就能脱胎换骨。只要你肯等待,天上的云朵终会汇成河流。认真坚持做一件事,时间看得到。从进入黎巴嫩的第一天起,我就在记录,总共拍了2万多张照片,但由于当时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拿相机工作,自己又还没有熟练掌握新闻报道规律技巧,当时信息流通渠道不如现在多样,导致真正见报的极少,很多优秀的维和官兵事迹没有宣扬出来。

4.png

  谁料想,年初一部关于维和部队的韩国偶像剧大热,竟然让我在2009年埋下的种子7、8年后突然发出芽来了。亲历维和归来,我想要的,就是让更多的战友、更多的老百姓知道中国维和官兵的故事。和新媒体大咖合作的漫画版《他们哪里是后裔,分明就是太阳》以及军报融媒体头条《女神,为中国军队扳回一分》两篇稿子,引起巨大轰动,尤其是前者,人民日报微博、《紫光阁》杂志官微(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主办)等网媒大咖都进行了转发。

  看到自己的成果说不高兴是假的,但早已不是沾沾自喜的年少轻狂,更多的还是"幸不辱命、达成所愿",和对全体医疗队员的付出有所交代的如释重负。再回过头来看,回国这几年,反映自己维和经历的《战火青春最风流》演讲为单位夺回演讲比赛第一名,集体创演的舞蹈《维和天使》在战区,甚至全军都知者甚众,创下了"战士文艺奖"中唯一一个创作、表演双料一等奖的纪录,斩获全国"群星奖",也把基层单位业余文化工作推向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巅峰。

5.png

  当时抓拍的一张反映维和医疗队悉心救治重伤儿童的照片,不仅获得全军摄影大赛年赛银奖,更印上珍藏集邮册作为国礼赠与外宾。

  这一桩桩,一件件,哪一个不是因为时间的积累而产生收获的?而这一切意外的收获,如果没有当初的认真做事,一贯的坚持热爱,又从何谈起呢?

  在柳暗花明之前,认真做事并且耐心等待,那么赞赏对你而言只是早晚的事。

  篮球巨星科比说自己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。

  熟悉这个桥段的球迷肯定会补充,是洛杉矶20年凌晨4点的样子。高手的风轻云淡都是艰苦卓绝换来的。 

  多少人的能力素质是天赋?无非都是幕后十年功的台前"貌似"轻松一分钟。用信仰自我成长,在岗位努力成才,以坚持逼近成功,这就是我的十年心得。 心灵鸡汤看多了,倒觉得有些毒舌砒霜反而是励志蜜糖。

 “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放弃”。这无疑是在赤裸裸地批判着我们的惰性。当你总感慨自己没有别人那份运气,不如人家发展好的时候,想一想别人白加黑,5+2 时自己在干什么?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的为一件事情尽了百分百的努力?又是否真为了达成目标把自己逼到了置死地而后生的绝境?一个人的人生,最轻松的生活就是,既不去花时间精力修建码头,也不去想办法引导航船进港靠岸,而是掉甩着双腿坐在岸边看着别人门前熙来攘往。  

  如果你愿意这样选择,就请别抱怨时运不济、命运不公、怀才不遇。所以,当我们在谈论怀才不遇的时候,我们在说什么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此文为罗杨口述,何心秋整理)

最多关注 TOP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