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远景楼>认识苏东坡>探秘苏东坡
探秘苏东坡 CULTURE NEWS 更多
学有小成  苏轼读书,渐入佳境。苏洵某日出了个题目:《夏侯太初论》,命苏轼作文。苏轼文中有这么一句,“人能碎千金之璧,不能无失声于破釜;能搏猛虎,不能无变色与蜂虿。”这是直指人性的话,比喻一个人能历经大风大浪面不改色,却常常会在阴沟里翻船。小毛孩子能做出这样的句子,实在令人佩服,苏洵得意极了,大加赞赏,逢人便夸。后来苏轼做《黠鼠赋》,教育自己的孩子,也把这得意的句子用了进去。
0
2019-07-09
苏家学风浓  苏轼晚年被贬海南,卧听幼子苏过的朗朗读书之声,心生感慨,道:“当年二老人,喜我作此音。”做父母的都盼着孩子能成才,这一点苏洵、苏轼都一样。
0
2019-07-08
好学也贪玩  苏轼在眉山生活了 21年,川西坝子,平民百姓,各种生活情景印在他的心里。苏轼重民俗,重视民间百姓的生活,这后来也成为了他的政治理念之一。王安石熙宁变法之时,欲废尽天下之风俗,苏拭据理力争,以“国家之所以存亡者,在道德之浅深,不在乎强与弱。历数之所以长短者,在风俗之薄厚,不在乎富与贫”为理,竭力反对王安石,将一生的命运都搭进去了。
0
2019-07-08
好学生苏轼(下)  苏轼喜欢趴在牛背上读书,“我卧读书牛不知。”他在城墙上、麦田里、野花间、溪水旁读书,抬眼便看见峨眉山顶,凝视蓝天白云。书卷气广接了地气,天才少年与众不同。爷爷和父亲讲的许多故事,是他营养丰富的心灵鸡汤。他做家务事,学栽松树,动手的能力强,登山游泳皆是好手。
0
2019-07-08
好学生苏轼(上)  儿时的经历能影响人的一生。苏轼的童年很完整,既沐浴着家里的书香气,也能在田坝头山野间疯玩疯耍,更有父母对他呵护备至,十分幸福。这一章里我们将着重介绍苏轼小时候是如何学习的,虽然史料记载不太多,但大致能勾勒出“学子东坡”的形象,对今天的莘莘学子来说,或许能有些帮助。
0
2019-07-08
苏东坡的性格特征  苏轼的童年幸福。母亲程氏、乳娘任采莲双双呵护他成长,以豪放著称的苏东坡,更具一颗仁爱之心,与这些仁慈的女性们有很重要的关系。我们说他是“最丰富的个体”,在他儿时便可见一斑。
0
2019-07-08
苏东坡的长相  伟人的形象总是令人魂牵梦绕的。那时没相机,我们没有办法一睹其真容。历代公认最接近苏东坡形象的,是北宋李公麟所作的《东坡扶杖醉坐图》,再根据苏轼及其友人的描述,我们或许能够大致勾勒出他的模样。
0
2019-07-08
宋代的眉山大约是啥样?  当时的蜀人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:“眉山生三苏,草木尽皆枯”。就是说眉山孕育了三苏父子,把这片土地上的“营养”用光了,以至于草木枯萎。当然这只是说说而已,不必计较真假。不过一方水土若能孕育出苏东坡这样的千古伟人,做一点“牺牲”倒也值。
0
2019-07-08
《眉山日报》六年磨一剑 潜心创作《探秘苏东坡》出版发行  
0
2018-04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