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专题>东坡文化>东坡传承>探秘苏东坡

《探秘苏东坡》| 行走东坡③:塞北见闻

来源: 责任编辑:熊莉 2020年03月19 17:33:46

 

640 (3)_看图王.web.jpg

 □文/刘寅

  当时的凤翔颇为荒凉,之前宋军与西夏军在这一带打来打去,终于打完了,留下个破败的民生。

  苏轼心里一直闷着,所住的官舍也很普通,他自个儿引水凿池,种些花花草草聊以自慰。人憋太久要憋出病来,这种时候需要出去走走。趁着新年事闲,苏轼把凤翔各处游了个遍。

  首谒孔庙,庙里有石鼓。这石鼓来头挺大,相传是先秦时代的产物,上面刻下几百个古字,讲了一段秦代前后的历史。苏轼看来看去,那些古字终究认不得,唐代韩愈也不认得,作了一篇《石鼓歌》,只表示应好好保管这东西。苏轼随韩公步伐,也作《石鼓歌》一篇,却是借题发挥,把秦之暴政痛骂一番,“暴君纵欲穷人力,神物义不污秦垢。”苏轼对秦厌恶透顶,在他“民本位”的眼里,秦不过残暴二字。诗末,有一段沉思,“兴亡百变物自闲,富贵一朝名不朽。细思物理坐叹息,人生安得如汝寿。”苏轼追慕老庄哲学,对物的思量很常有。

  城北开元寺,有王维、吴道子画作,苏轼看得直挠头,当然是很喜欢了,但想分个高下,却是自己为难自己。“吾观二子皆神俊,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。”比来比去,大概王维稍胜一筹。苏轼作《王维吴道子画》,详解二人画境。

  再游岐山,不太理想,这儿是古之名山,发生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。但眼下凤翔风雨不顺,岐山之色也不如以往。“有山秃如赭,有水浊如泔”,苏轼发了点牢骚,没办法,念着“吾家蜀江上,江水绿如蓝。”终究是思乡,习惯了蜀地之灵秀,对这大西北还不太适应。好在城东门外,有个东湖,是古时饮凤池的旧址,“入门便清奥,恍如梦西南。”不错,有些家乡味,逢着假日,苏轼便常来这儿转悠。

  到处转了个把月,感觉还行,愁绪渐渐散开去,日子也变得舒服了。苏轼作《凤翔八观》,记下游玩诸事,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来看看。

来源:东坡文化网记者  刘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