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专题>东坡文化>眉山苏轼>

《九月二十日微雪,怀子由弟二首》

来源: 责任编辑:刘寅 2019年06月14 15:38:45

九月二十日微雪,怀子由弟二首

其一

岐阳九月天微雪,已作萧条岁暮心。

短日送寒砧杵急,冷官无事屋庐深。

愁肠别后能消酒,白发秋来已上簪。

近买貂裘堪出塞,忽思乘传问西琛。

其二

江上同舟诗满箧,郑西分马涕垂膺。

未成报国惭书剑,岂不怀归畏友朋。

官舍度秋惊岁晚,寺楼见雪与谁登。

遥知读易东窗下,车马敲门定不应。

题解


此诗作于嘉祐七年(1062)凤翔任上,其时苏辙在京侍父。去年十一 月,诗人与子由弟相别于“郑原” “雪泥”,一年将过,在这九月深秋之 时,凤翔下起了微雪。触景生情,诗人怀弟之情,不能自已,吟诗二首, 诉说衷情。


注释


岐(q í 阳:即凤翔府。马端临《文献通考》:“秦内史地,汉为右 扶风,后魏置岐山,西魏改为岐阳郡,唐凤翔府。”岁暮:一年将终时的 寒冬腊月。

短日:冬季昼短夜长,故称冬令白天为“短日”。作者此诗是秋季九月所作,不应是“短日”,所以此“短日”是作者的心境上的“短日”, 且与上句的“岁暮心”相承。砧杵急:砧杵(zhēn chǔ)。砧,捣衣石。 杵,捣衣的棒槌。急,忙碌。砧杵急,忙碌着清洗冬衣。杜甫《秋兴》: “寒衣处处催刀尺,白帝城高急暮砧。”冷官:地位不重要、事务不繁忙的 官职。这里是作者自谓。张籍《早春闲游》诗:“年长身多病,独宜作冷官。”

愁肠:忧思萦绕的心情。簪(zān):用来盘绕系结住头发的一种首饰。

紹裘(diāo qiú):用貂的毛皮制作的衣服。苏轼《江城子•密州出 猎》:“锦帽貂裘,千骑卷平同。”堪出塞:能远出边塞。乘传:乘坐驿车。 传,驿站的马车。这里指奉命出使。琛(chēn):珍宝。《诗•鲁颂•泮水》:“憬彼淮夷,来献其琛。”意为黄淮、江淮一带的古代少数民族来鲁 国献上珍宝,以表诚服之心。西璨,西夏的珍宝。

江上同舟:嘉祐四年,与子由赴京,泛舟而往。诗满箧(qiè):诗篇装满小箱子。即三苏父子的诗篇集为《南行集》。郑西分马:指去年十 一月与子由分别于郑州西门之外。涕(tì):眼泪。膺(yīng):胸。

“未成”句:文武不成,壮志难酬。宋王十朋《东坡诗集注》卷十 A: “次公(赵次公,宋诗注家)曰:‘昔郑生攻书、学剑两不成。’ ” “岂不”句:想回归京师,又怕与友朋见面。《左传•庄公二十二年》: “《诗》云:‘岂不欲往?畏我友朋。’ ”

易:即《周易》,儒家经典之一。传为周文王所作,由卦(guà)。 

交(yáo)两种符号重叠演成64卦、384爻,依据卦象推测吉凶。王十朋 《东坡诗集注》卷十八:“次公曰:‘先生(指东坡)与子由之于《易》, 盖家学也。’ ”苏轼、苏辙兄弟都有解说《易》的著作。


赏析


此诗“其一”从诗题中的“微雪”生发,在前六句中,用九月微雪、 萧条、岁暮心、短日送寒、冷官无事、屋庐深深、愁肠消酒、白头搔短这 一连串冷色的意象,从环境到心境,从行为到肖像,写出了诗人在凤翔签判任上因不得志而生出的寂寞忧愁,情绪郁闷低沉。但尾联“近买貂裘堪出塞,忽思乘传向西琛”,景象忽为之一变,又显出了诗人不甘寂寞、拋却忧愁而为国建功的本色豪情。纪昀评《苏文忠诗集》卷三在评此诗说: “居下僚而不得志,愤激而为立功外边之思,郁郁时实有此想……‘屋庐 深’三字入神。”此评确当。

“其二”则扣着“怀子由弟”的诗题,一开篇就追忆兄弟二人同舟唱和的欢乐、郑西分别的感伤,表达对子由弟深深的怀念之情,接着便向子由弟倾诉自己文武不成、壮志难酬的愁绪,这既是“其一”诗意的延续,又暗含勉励子由之意,后四句以不能与子由弟同登寺楼以赏眼前之雪,并遥想子由弟专心读《易》的情形,在怀念中再表勉励之意。

纵观二诗,可谓波澜起伏、曲折迂纡,将冷官的寂寞、报国的豪情、 怀弟的深情、共勉的心意这一复杂的内心世界表露无遗。